~睽違兩年這次阿文來到新瓦五客家保存園區囉~
新瓦屋簡介
 |
新瓦屋大門,西河世第,為聚落最重要的意象。 |
竹北新瓦屋(忠孝堂)興建年代:清嘉慶十年(西元 1805年)。新瓦屋林家,來台祖為孫檀公,隨同林孫漳、林先坤父子(六張犁林家)一同渡海來台,於芒頭埔一帶開基,聚落形成較六張犁林姓為晚,因較六張犁大夫第為新,故稱為新瓦屋。新瓦屋聚落核心為紀念林家來台祖的公廳「忠孝堂」。周圍則是林家子孫的居住空間,隨著子孫的繁衍,聚落達到八橫的規模。整個新瓦屋聚落是一個封閉型的村莊,前有圍牆及門樓,周圍有水圳及竹圍圍繞,堂前的大禾埕是族人晒穀的場地。
聚落的核心
 |
新瓦屋忠孝堂 |
新瓦屋聚落的核心是一座紀念林家來台祖的公廳「忠孝堂」(一般的規劃者傾向保留這座家族紀念形式),兩旁則是家族新舊並陳的住宅空間(其餘空間很可能都會被拆除),其中林礽營先生居住的左橫屋,恐怕是從兩百年前用到現在的雙層泥牆,甚至還保留了墾拓時期的防禦設施「銃孔」,雖然未必符合內政部指定古蹟的要件,然而,從古蹟活化的角度來思考,讓原住民繼續住在「古蹟」之內,不是更高明的規劃嗎?
客家文化保存區
 |
紅磚瓦屋 |
歷經了兩百多年的歲月,「新瓦屋」從泥磚屋、紅磚屋到水泥屋,清楚呈現出六家農村的常民生活歷史文化,如同代表臺灣社會發展中的一段縮影,極具有珍貴歷史意義與文化的價值。自2005年起,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開始著手進行「新瓦屋」的聚落保存及文化推廣的工作。這處於竹北市的六家國小後方的客家聚落,目前已劃設全國第一處「客家文化保存區」。
為了向社會大眾介紹這處極具珍貴文化價值的客家聚落,規劃新瓦屋為社區鄰里開放休憩活動場所,提供都會人口體驗客庄生活的空間,歡迎六家地區以外學校來參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、認養農田體驗舊時客家農村生活、參與各項文化活動。
 |
新瓦屋的走讀六家展覽館,為藝文展覽空間,定期舉辦各項展覽。 |
 |
~新瓦屋的花鼓藝術,客家的花鼓也是新瓦屋的特色之一喔~ |
 |
新瓦屋的駐地十鼓擊樂團 |
 |
除了傳統客家風情之外,新瓦屋還有許多有特色的駐村藝術家們 |
資料來源:[中興社區發展協會]
http://www.jbchc.org.tw/characteristic.aspx